关注 | 辽宁省中小学科学教育示范区建设方案 - 教育资讯 - 青岛正日软件有限公司
教育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关注 | 辽宁省中小学科学教育示范区建设方案

2024-11-01 | 1130|

近日,辽宁省教育厅印发《辽宁省中小学科学教育示范区建设方案》,旨在打造辽宁省中小学科学教育示范区,形成具有辽宁特色的科学教育品牌,推动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省建设。具体内容快跟着信息技术上机考试系统的小编来看看吧~

根据《方案》,辽宁将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在中小学课程资源开发、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式变革、教育评价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力争通过3年至5年时间,在全省建立100个省级中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建设200个校外科学教育实践场所,建成100所省级科学教育实验校,形成具有辽宁特色的科学教育品牌。具体政策原文如下: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共辽宁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意见》,以及教育部、辽宁省部省会商会议精神,打造辽宁省中小学科学教育示范区,形成具有辽宁特色的科学教育品牌,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省建设。



一、总体目标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打造辽宁省中小学科学教育示范区,有效整合优质科教资源,在中小学课程资源开发、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式变革、教育评价改革、场所场景构建、社会力量整合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破解难点堵点,探索科学教育实施有效途径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构建大中小学段纵向贯通、校内校外横向联动的发展格局。

力争通过3—5年时间,在全省建立100个省级中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建设200个校外科学教育实践场所,建成100所省级科学教育实验校,培育一批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形成具有辽宁特色的科学教育品牌。



二、工作举措


(一)提升学校科学教育质量

1.完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严格落实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中小学科学及相关学科(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信息科技/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课程。统筹规划科学教育与工程教育,充分利用辽宁科教资源优势,将先进制造、工程启蒙等具有辽宁特色的科学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地方课程。鼓励各校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校本课程,在学校课程、课后服务和课外实践活动中一体化设计科学教育内容。

2.深化科学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提升科学课程作业设计水平,培养学生深度思维。推进项目式、跨学科学习,全面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组织科学实验技能展示、技术工程设计等活动,引导中小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培养创新思维,激发科学兴趣,提升探究实践能力。落实科学及相关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加强实验室建设,配齐配全实验器材和用品。发挥各级教研部门作用,培育推广先进教学方法。加强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建设,宣传推广一批典型案例。


(二)拓展社会科学教育渠道

1.强化校外科学教育资源统筹。强化部门协作,统筹动员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综合实践基地、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规划展览馆、自然资源科学实践基地、科普站和工农企业等单位,向学生开放所属的场馆、基地、营地、园区、生产线等阵地、平台、载体和资源,为广泛实施科学实践教育提供物质基础。开展 “馆校”合作项目,实现校内外科学教育有效对接。推进优质科普资源向偏远乡村倾斜,实现科普资源普惠共享。

2.有效运用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鼓励具备条件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参与中小学科学教育,安排实验室等科技资源向中小学生适当开放。支持中小学与高校、科研院所联系,用好相关实践资源。推动大学与中学联合教研,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更好衔接;倡导联合共建创新实验室、科普站、人才培育班,探索大学、中学双导师制,进行因材施教。

3.家校社协同推进科学教育。利用家长学校、妇女儿童之家、公益大讲堂等活动阵地,面向广大家庭和青少年进行科学教育。突出科普价值引领,聚合科普专家力量,开展“科普进万家”活动,用好社区青少年宫,打造“家门口”科学教育阵地,推动科学教育走进千家万户。引导广大家长支持参与科学教育活动,提升家长科普意识和中小学生科学素质。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教育实践活动

1.拓展科学实践活动。大力开展“科学家精神进校园”、少年科学院、流动科技馆、流动青少年宫、科普大篷车、科技节、科学调查体验等活动。定期组织中小学生前往科学教育场所,进行场景式、体验式科学实践活动,每年至少1次以上的校外科学实践活动。结合全国生态日、科普宣传周等节点,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实践活动。各校要由校领导或聘任专家学者担任科学副校长,原则上至少设立1名科技辅导员、至少结对1所具有一定科普功能的机构(馆所、基地、园区、企业等)。

2.在课后服务中开展好科学教育。将科学教育作为学校课后服务最基本、必备项目,每周安排不少于1次,通过开展科普讲座、科学实验、科技研发、创客活动、观测研究等,不断提升课后服务的吸引力。鼓励各中小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提升中小学生探究实践能力。倡导科普阅读进校园,充实学校科普图书资源。


(四)以数字化教育和人工智能技术助推科学教育和文化教育深度融合

1.推进科学教育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加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充分发挥国家科学教育资源的示范、引领作用,注重利用先进教育技术弥补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及特殊儿童群体拥有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不足的状况。扩大校园物联网覆盖范围,强化人人、人物、物物互联互通,满足学生泛在学习要求;加快数字图书馆、智慧教室、数字化实验室建设,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模拟仿真等新技术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发挥辽宁地区科教资源优势,建设科学教育精品课,开发数字教学资源。

2.以“人工智能+”引领科学教育创新发展。充分挖掘人工智能的赋能作用,推动建设人工智能科学教育应用场景。推动学校研发“人工智能+”校本课程,加强“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形成引领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途径、新模式。探索“人工智能+”教学过程管理机制,强化数据管理,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


(五)加强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中小学科学类教师培训。鼓励各地开展课程教学、实验能力培训和交流展示活动。落实中小学科学教师岗位编制,加强中小学实验员、各级教研部门科学教研员配备,逐步推动实现每所小学至少有1名具有理工类硕士学位的科学教师。探索选拔一批高水平、复合型的高中阶段理科专业教师。探索建立科学类课程教师多元评价机制,提高科学教师从业积极性。


(六)做好科学教育改革衔接

统筹拔尖创新人才项目,探索选拔培养长效机制,强化职业发展规划教育,面向全省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开发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职业启蒙教育课程,处理好兴趣特长、潜能倾向与社会需要的关系,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落实并推广“中学生英才计划”“高校科学营”等模式,鼓励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在部分普通高中选拔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学生走进实验室,开展科学实践活动。落实“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等,明确选拔、培育、使用上的各自侧重点,发挥高校招生改革的导向作用。鼓励各地举办中小学科技节、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搭建科学研究探索平台。发挥科技特色普通高中示范作用,加强高中教育与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衔接。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建设中小学科学教育示范区的重要意义,建立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机制,定期召开会议,加强顶层设计,推动科学教育示范区各项建设任务落地见效。

(二)落实经费保障。统筹各方资金和项目,广泛争取社会资助,加大对示范区的支持力度。各资源单位要坚持公益定位,免费或优惠向中小学生提供科学教育服务,积极争取公益性基金等社会组织支持,加大对薄弱地区、薄弱学校、特殊儿童群体支持力度。

(三)营造浓厚氛围。鼓励媒体加大对科学教育示范区的宣传力度,深入报道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大力宣传典型事迹,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中小学科学教育建设的良好氛围。


文章内容来源:辽宁省教育厅

版权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侵权,请权利方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