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丨教育部刘月霞:国家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全面深化的新阶段 - 教育资讯 - 青岛正日软件有限公司
教育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解读丨教育部刘月霞:国家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全面深化的新阶段

2022-01-26 | 6037|

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月霞以《全面深化的课程改革》为题,解读了国家课程改革的必要性、难点及推进措施。快跟着信息技术考试系统的小编来看看吧~

图片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 刘月霞


(以下根据刘月霞在“第九届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上的演讲内容整理,内容经编辑有删改)

今年是我国推进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第20年。在这20年中,基础教育领域的课程建设(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课程实施领域也有长足进步。

可以说,国家基本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课程体系,传播了先进教育理念,更新了课程内容,高度重视了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推进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同时推动了考试评价制度改革。

从实践层面来看,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学行为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学校改革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不断增强。

为了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近十年来,从国家到教育部实施了一套组合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2014年,教育部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工作任务,特别是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推出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这个文件某种程度上是对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一次整体谋划,并且进一步凸显了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核心作用。

第二,从2014年开始,教育部就启动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工作,并在2017年年底正式颁布了这套课程标准方案和20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另外,2019年也启动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

2016年,教育部也推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一研究成果,为中国学生进一步画像,同时还对三科教材进行了统一编写、统一审查。

第三,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到教育部,印发了一系列相关文件,比如2010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改革规划纲要》,实际上,全面深化课改最早是从规划纲要中提出来的,紧接着,又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教材建设的文件。

这一系列文件都是在促进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化。

第四,以高考改革“倒逼”课程改革的推进。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这些文件实际上就在通过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进一步倒逼整个基础教育领域的改革。

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按照“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思路推进,在科目组合上,提出“3+3”的组合方式,后来又发展成了“3+1+2”的组合方式;在命题上,更加强调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察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录取机制上,推进“两依据、一参考”。高考综合改革,某种意义上对普通高中学校的课程建设、选课走班、教学组织、综合素质评价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第五,建立了课程教材决策、管理、研究的体制机制。2017年成立了国家教材委员会、教育部教材局、课程教材研究所,2018年,在国家教材委之下又设立了10个专家委员会。通过这样的方式,强化课程教材的决策、管理和研究工作。

通过以上五个表现,可以看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全面深化的新的历史阶段。


01为什么要重视课程(教材)改革?

首先是国内国外两个大局的形势所迫。

我们国家正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得非常清晰:建党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新中国成立一百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为了实现这样的战略目标,我们在大力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些战略的实施都对人才有更高的要求,都依赖教育深化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同时,我们也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些年可以感觉到,一些发达国家在施加手段限制我们的崛起。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也在加速演进。人工智能、机器人、物联网、无人驾驶、3D打印技术等等,都在重构着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这对所有国家的综合国力、竞争力都提出了严峻挑战。特别是现在我们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各种不确定因素也在加剧。

第二,课程教材确实很重要,是国家事权、培根铸魂工程。

课程教材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载体,集中体现着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载体,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关系着“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关系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究竟能不能落实到位。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曾经提出“六个下功夫”,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培养要求。立德树人能否融入到教育活动环境中,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及管理体系能不能围绕着立德树人这一目标设计,学生能否围绕立德树人来学,老师能不能围绕立德树人来教,都取决于课程如何开发研制,教材如何编写。

所以课程教材改革工作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带有方向性的作用。

第三,基础教育处在由规模向质量转型发展的新阶段。

当教育数量、规模、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教育质量、效益和改革就自然摆到了日程上,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主题、主流和主导,教育质量会成为我们未来的重心和重点。

教育质量是学校教育思想与办学追求、课程设置与实施水平、办学条件与教师素质、制度建设与治理水平的总和,最终体现在学生身上。衡量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最重要的是评判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衡量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最重要的是评判它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因此,课程教材就显得非常重要,它是培养人的基本依据,是教育的核心载体。


02 课程改革的问题困难不少

在推进课程改革的20年,我们也面临着很多问题。

首先,在推进课程改革的基本条件上:

一些地方从政府到教育行政部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应付了事,做表面文章,没有站到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政治高度看待课程改革对国家、民族的意义;

教师编制数量、能力素质均不适应改革要求,既不配足配齐教师,也没有加大培训和专业支持力度,更没有良好的激励机制引导教师投入,有的老师观念难变、行为难调,有的老师意识到了改革的重要性,但做不到知行合一,同时,改革必然会带来更多新的要求,造成工作负担重,老师积极性不高;

专业教室不足,设施设备不够,甚至实验教学所需基本药品都被限制,购买不到;

用于推进课程改革的经费不足,学校用于课程研发、教师培训、教学研究的经费寥寥无几。

第二,从课程改革本身来讲:

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不够完善,课程供给不足,我们说要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但是当我们的课程不够丰富、不够多样化,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无从谈起;

选课走班为了适应高考选科分类考试不得已而为之,以简单化为目标追求而放弃真正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教学或一成不变,或变不得法,有些地区看似一片繁华,推出了很多教学法,但实际上没有抓住教学改革的核心要义、根本规律和学生认知的根本规律,出现了乱象丛生的情况;

评价改革要么按兵不动要么搞形式主义,要么过于复杂要么过于简单化。


03课程改革如何深化?

由于时间关系,我只从学校的角度谈一些我的想法。

对于学校而言,课程改革主要涉及:学校的课程整体规划和设计、课程实施和管理、教学改革、评价改革。

除了这4个基本问题,教师的系列培训、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学校的配套制度建设和条件保障问题,也直接制约着学校的课程改革能不能走向深入。

这里的难点是学校的课程领导力建设问题。

什么是学校课程领导力?它实际上就是学校推进课程改革的总体能力,主要包括:

(1)价值观建设:对课程改革有共同认知,确立学校上下认同的改革愿景。

(2)制度建设:比如实行选课走班制、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建立学分管理制度、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等等。

(3)能力建设:建立重基础、多样化、反映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推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进行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

(4)条件建设:加强教学设施、经费保障等条件保障。

对于校长而言,首先,要和老师一起规划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对学校的现状、国家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挑战、学校未来发展前景要有基本认知。校长要带着老师对这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形成共识,在此基础上确立学校的教育哲学,形成共同的教育观念,共同构建培养目标。

这是校长和老师在改革中必须要迈出的第一步。

第二,形成学习共同体。无论是校长还是老师,都面临着再学习、再提高、不断适应改革要求的问题。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专业性工作,课程更是整个教育工作中最专业的一个领域。当一场课程改革来临之后,整个课程从理念到目标到内容,再到组织实施、配套条件,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必然会考验我们原有的专业认知。

所以校长和老师需要进行专业学习,需要对教育、学生、课程、教学、评价有专业的认识和操作能力。

在大课程观、宏观课程意识下,让课程在学校的每个角落、每个环节和每个人的身上发生。课程育人不是一句空话,它实际上指向的是,每个学科都应该发挥育人的作用,学校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发挥育人的作用,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有育人的责任。育人不仅仅是班主任的事情。

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要形成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学习型团队,然后去应对整个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

第三,应该全面调动每一个参与到课程改革中的人的创造性。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我们不能把教师只理解为课程的传播者,他也要再造课程、创生课程、建设课程,甚至直接开发课程。

学生也不仅仅是课程的享用者,应该成为课程的共建者。

在学校共同愿景之下,应该以民主决策的方式共同构建课程。

要建立好相应机制,充分调动每位老师参与课程建设、推动课程实施的积极性、创造性。作为校长,应该给教师最大的空间、最好的条件、最大的鼓励,发挥教师课程建设主体的作用。

当然,课程改革对校长的要求也更高。

作为校长,应该有规范的办学意识和办学行为。作为校长,如果连规范的办学意识和办学行为都做不到,那么他的课程领导力也是应该被质疑的。

规范的办学意识和学习行为,更主要的是指,作为校长,作为国家的公职人员,应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应该按照国家课程方案的要求,把国家规划的相应的各学科课程在学校层面转化落地。

有的学校,高考考的科目就开设,高考不考的科目就不开设,高考考的科目就增加课时,高考不考的科目就减少课时,这样的做法都是不合适的。

校长还应该有专业的意识和能力。校长是一个专业岗位,他对教育、对学生、对课程教学评价都应该有自己的专业认知度。只有这样,才能领导好整个学校的课程改革。

另外,校长要学会分析学校发展的现状和基点,确立办学理念、教育价值追求和培养目标,明确学校改革和发展目标。

在此基础上,规划好学校的课程方案,组织好学校的课程建设和开发,推进好教学改革,建立学习型团队推进教学研究。同时也要建设好配套的制度和机制,调整管理方式和管理模式。

未来,我们对学校课程领导力的要求是要从课程管理走向课程领导。课程管理是自上而下的,要求基本的规范,但它更多指向被动执行、校长的独自担当。而课程领导需要自下而上,甚至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需要学校有更大的创造力,更主动的建设,形成研究共同体聚力,聚集更多智慧推进课程改革。


结语

进入2010年,特别是2014年以后,课程改革进入了全面深化阶段,我们看到,课程改革的决策层次越来越高,国家也前所未有地重视课程教材的建设。

课程改革的系统性也越来越强,应该更加重视顶层设计,对于一个地区、一个省、一所学校都是如此,没有顶层设计,课程改革的系统性就难以落实,就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说到底,课程改革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课程变了,学校的育人方式、教学、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以及学校的管理、评价模式等等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同时,课程改革的协同性越来越强,这要求我们应该更加重视配套改革。当然,课程改革要取得成效,其深刻性也需要越来越强,我们应该向着改革目标与内容的统筹,以及教学领域、评价领域发展。

课程如果不落实到课堂上,不让老师的观念、行为发生根本变化,学生的培养,特别是学生素质的提升,就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