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教必先强师:紧抓科学教育的“牛鼻子” - 教育资讯 - 青岛正日软件有限公司
教育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强教必先强师:紧抓科学教育的“牛鼻子”

2022-06-24 | 4036|

理解科学,国脉所系。在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代科学教育不仅承载着公民科学素养提升的普及功能,更肩负着青少年科学思维养成与创新能力培育的重大责任。发达国家历来重视K-12阶段的科学教育质量,尤为关注学前和小学学段,并以科学教师培养为关键抓手,围绕政策立法、经费投入以及专业发展等环节,系统规划和制定各级各类科学教师教育政策。具体内容快跟着信息技术考试系统的小编来看看吧~

小学阶段是青少年科学兴趣、好奇心和创造力养成的关键期,此阶段科学教师的质量关乎学生长周期的科学学习成效。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通知》(简称《通知》),直击职前科学教师培养链条的薄弱环节,在建强科学教育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加大相关专业科学教师人才培养力度、优化小学科学教师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创新小学科学教师培养协同机制等四方面进行了宏观部署。《通知》前瞻性指明我国职前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有效路径。强教必先强师,小学科学教师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源头活水,乃科技育人之灵魂,《通知》发布抓住了我国科学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对加强我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自主培养将起到水涨船高的重要作用。

2021年下半年,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科学教学专委会在教育部的领导下开展了全国小学科学教师队伍调研,调研范围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获得13.1万小学科学教师数据。调研结果表明,我国小学科学教师在队伍结构、职业素养和专业发展方面不容乐观。首先,理科背景小学科学教师占比很低,仅为27.5%,文科则为32.3%;其次,70.1%的小学科学教师为兼任教师,且科学课教龄5年以下占比高达60.6%;再次,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不足,尤其体现在学科知识、实验教学、信息技术应用、跨学科与问题解决和探究式教学方面;最后,小学科学教师教研共同体严重缺失、教师培训匮乏,33.7%和26.6%的小学科学教师没有参加过每学期的教研组活动和每年的教研组以上科学专业培训。这些问题深刻反映出我国小学科学教师队伍现状不容乐观,表明小学科学教师质量已成为教育强国建设之“短板中的短板”。我们应该深度学习《通知》中的关键举措,对标发达国家科学教师教育政策,直面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重大问题补足短板。

第一,制定职前与职后小学科学教师专业标准。关乎科学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无疑是科学教师的资质标准和素质水平。目前,世界各国纷纷致力于科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研发与制定,以此保障科学教师的高质量培养与持续专业发展。科学师资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科学课程改革、科学教育发展的瓶颈。世界各国科学教师专业标准在制定和实施方面有许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如美国职前、职中和职后三位一体的教师质量认证体系,英国教师准入机制以及菲律宾的《全国科学教师专业标准》等。因此,制定科学教师专业标准,明确科学教师培养方向以及能力目标是我国小学科学教师质量保障的首要基础。

第二,优化职前科学教师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职前教师培养是保障科学教师专业素养质量的根本条件,在全球科技创新呈现新趋势的背景下,我国职前小学科学教师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有待转型升级。应鼓励综合性大学积极开办科学教育专业,推进跨院系跨学科的综合实践类课程体系,重点培养职前科学教师的科学探究和跨学科教学能力以及科学创新和批判精神,打造高校与小学合作的协同育人模式,侧重职前教师的课堂实践智慧和项目式教学能力。同时,完善职前科学教师的特色课程设置,加强学科前沿知识、科学观念、科学本质、实验教学、技术支持教学以及STEM教学等科学学科特色能力的培育。

第三,打造精准化在职教师培训体系和教研共同体。教师培训与教研是提升在职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面对小学科学教师兼职群体庞大的现实,应大力支持和积极开展分阶段分层次和针对性强的教师培训体系,建立有效的教研共同体。一方面,满足专兼职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分类开展普及化和专业化的培训活动;另一方面,兼顾科学教师的学科背景差异,逐级推进从概念规律教学到跨学科实践的进阶培训。同时,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切实保障教师研培活动的开展,尤其是保障兼职教师和偏远地区科学教师的参与。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科学教学专委会秘书长 王晶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