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人工智能+行动”是教育创新的机遇 - 教育资讯 - 青岛正日软件有限公司
教育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  教育资讯

观点 | “人工智能+行动”是教育创新的机遇

2024-06-06 | 1984|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5月2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围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阐释了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意义,指明了教育强国建设的前进方向。

2024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代表团活动时强调,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围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作出部署,并首次将“大力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写入其中。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大力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已经成为教育人关注的热点话题。现在就随信息技术考试系统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人工智能是把金钥匙,不仅影响未来的教育,也影响教育的未来。正如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所指出的,要想更好地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就必须积极地拥抱科技与产业的变革,主动拥抱智能时代。这就要求我们把人工智能应用到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全环节,充分研究它的有效性、适应性,让青少年一代更加主动地学,让教师更加创造性地教。


人工智能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对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教育创新都有极大的赋能和促进作用。人工智能对经济发展而言是新质生产力的引擎,对科技进步来说是新的研究范式,对教育创新而言是新的有力抓手。


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响应国家“人工智能+行动”是教育创新的关键机遇,通过教育创新促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路径。在“人工智能+行动”的洪流中,我们要创造出教育强国建设的新范式,展示中国特色和中国力量,引领全球未来教育的创新发展。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的三个层面


响应“人工智能+行动”,关注教育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展开:从智能到治理、从智能到质量、从智能到秩序。


从智能到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时强调,要全面贯彻网络强国战略,把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运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各级教育管理和决策部门在“人工智能+行动”的教育创新过程中具有策划、指导、促进的核心作用。


  • 利用人工智能,让教育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需求;

  • 利用人工智能,让教育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 利用人工智能,让教育公平更好地弭平教育鸿沟。


教育部推出的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让中西部地区的学生可以享受到同样的教育服务。


各级地方教育治理部门在这一轮“人工智能+行动”进程中,在政策保障、资源供给、组织协调中向信息科技、数字教育、人工智能、教育创新领域持续倾斜,推动形成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治理的新局面。


从智能到质量。


怀进鹏部长在谈到教育高质量发展时强调:

“必须牵住科技创新这一引领发展的‘牛鼻子’。”


比如,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全过程,人工智能能够及时弥补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及时迭代优化,为学生提供更高的学习效率和更大的幸福感,为教师带来更好的教学感受。


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能够为学生提供自主式学习的平台、真实性学习的场景和团队式学习的氛围,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也有利于提升下一代的适应力、胜任力和创造力。


从智能到秩序。


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有机遇也有挑战。建立和维护数字化、智能化教育环境的良好秩序是不容忽视的挑战。


不论学习人工智能的知识、开发人工智能的应用,还是人工智能科技的广泛应用和基于“人工智能+教育生态”的建立,首先要坚持立德树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要引导和培养学生在数字化、智能化生态环境里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青少年一代要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学会和人工智能共同成长。


  • 人工智能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利器,不是扩大教育条件差距的工具;


  • 人工智能是素养评价、过程性评价的利器,不是刷题的工具;


  • 人工智能是提升学习获得感、学习效率的利器,不是投机取巧的工具;


  • 人工智能是探索创新的利器,不是过度依赖、躺平的工具;


  • 人工智能是师生交互的利器,不是保守独行的工具;


  • 人工智能是跨学科学习的利器,不是闭门造车的工具。


学校和教师是推动人工智能融入教育生态、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维护教育秩序的引导者和责任人。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的“点、线、面、体”策略


教育数字化战略和“人工智能+行动”是教育创新的机遇,但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育工作者、从业人员和相关机构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创新、实践、推进、迭代和优化。


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根据国家战略和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动态,分析发现身边教育治理、教学管理中数字化转型的点,从点开始,从局部做起,探索创新,推出新应用;多个部门的应用借鉴交叉就形成了线;跨领域之间的应用融合则是面上的应用,从教育管理部门到学校、从教师到学生、从课程到教学评价,由此形成一个整体的数字化教育新生态。


教师从自己的教学工作开始,在备课、上课、评价、教研等工作中,从一个一个点开始,通过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手段实现转型,从一个教学活动到一系列教学活动就是从点到线;从一个学科辐射迁移到其他学科就是由线到面;一所学校的所有学科都实现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赋能,就实现了教学数字化整体的转型。这是一所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新生态,是教师创造性地教和学生主动学的新生态,是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


学生提升自己数字素养与技能的过程,提高信息意识、计算思维能力、数字化学习和创新能力、信息社会责任感的过程是长期和持续的,也是点、线、面、体的发展过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自己的学习活动中,从一个学习任务、一个学习活动的点开始,将数字素养与技能应用于一门课程、一个学科时,就形成了一条线上的数字素养与技能的内化;这种内化的数字素养与技能自然覆盖到其他课程或跨学科的学习过程,就达成了一个面;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以及学生自己融于学校和社会发展中的数字素养与技能就是全面发展的过程。


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是教育创新系统中的一分子,是教育数字化战略、“人工智能+行动”和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要素,每个部门、每位师生积极投身到从点到线再到面的教育创新之中,中国特色的数字化教育、人工智能赋能的教育新生态的整体建设就指日可待,中国教育强国建设就行稳致远。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熊璋、刘林(作者分别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信息学院院长、课程教材研究所数据资源服务中心副主任)

版权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有侵权,请权利方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